利率
定义与分类
定义:金融资产的到期收益率
别名:贴现率、要求回报率
构成: 无风险收益率+风险溢价(系统性风险的回报)
风险构成: 期限、违约(信用)、流动性、通胀
结构分析:利率期限结构、利率风险结构(控制期限变量分析)
分类:官定/市场,基准利率/一般利率,名义利率/实际利率、固定利率/浮动利率
其他:
违约评级机构:标普、穆迪、惠誉
国家信用:税收、债务货币化(内债)、政局稳定性
经济衰退->违约风险溢价上升
流动性风险:交易佣金、买卖价差(做市商 市场交易的活跃度
影响来bid 和 ask)、市场冲击(市场规模
大则冲击压力越小) …
税后收益率 = 税前收益率 * (1- 税率) ,税收优惠的债券,可以接受更低的税前收益率
利率决定论
1、古典利率决定理论(实际利率决定理论)
储蓄和利率正相关 投资和利率负相关 投资和储蓄决定均衡利率(产品市场出清)
货币只是交易媒介,不影响经济行为。货币和商品的二元无关论。
2、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(流动性偏好理论)
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 货币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均衡利率(货币市场出清)
预防、交易、投机都影响货币需求。
古典的不成立:均衡利率取决于S位置,S取决于收入,收入取决于I,I取决于均衡利率。
延期消费带来利息不成立:等待或者延期不能带来利息,而是 流动性,也即放弃周转的灵活换来利息。
3、可贷资金理论
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和新增货币需求,与利率负相关
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和新增货币供给,与利率正相关
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均衡利率(可贷资金市场出清)
从微观出发,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。
和流动性偏好,相似之处:
4、IS-LM 模型
一般影响因素
长期因素、短期因素;行为主体;国内国际;模型中 经济或金融变量(P I S C π e Ms Md …);供需两面;
财政支出(预算赤字↑) - 总投资↑ - 货币需求↑
国债↑ - 国债价格↓ 利率↑
放水(准备金率、回购) - 货币供给↑ - 名义利率↓
疫情 - 分情况看
价格↑ - 货币需求↑ -(货币供给不变时)名义利率↑
收入↑ - 货币需求↑ -(货币供给不变时)名义利率↑
通胀预期↑ - 现金持有↓ - 购买国债或其他权益证券↑ - 利率↓ ; 通胀预期↑ - (实际利率不变时)名义利率↓
经济上行(边际消费倾向、投资) ↑- (收入水平给定时)储蓄(货币供给)↓ - 资金成本↑ ,实际利率↑ - (通胀不变)名义利率↑
结论:利率是顺周期变量
…
利率市场化改革
why
利率传导效率、货币政策价格型转变(对基准利率的可控性、可测性;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影响越来越弱)、信贷配给的腐败(银行国企盆满锅满 – LPR倒逼)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…
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,更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推手。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这种双轨制的损失。
利率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也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
。提高生产力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供给,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。
这就是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原因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satyrswang.github.io/2021/05/09/利率/
版权声明: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